“硬核匠心”赋能新质生产力——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的“辽字号”技能答卷

2025-10-11 08:31:5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辽宁工人报刊社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9月的重庆,秋阳暖人。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内人头攒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此举行。辽宁省总工会携11位大国工匠、2名来自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代表及30项创新成果奔赴盛会,既有“大国重器”硬核亮相,也有“五小”创新巧思频现。辽宁工匠通过论坛发声、助企攻坚,书写了“辽字号”技能创新的生动篇章。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辽宁展区


  “辽宁技艺”成果斐然


  在大会8400平方米的成果展示区里,辽宁展区的“大国重器”成为焦点。在6+1第二代十万等级超大型空分压缩机组、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原油船、“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等“辽宁智制”模型前,参观者络绎不绝。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阳指着“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模型,激动地向同学讲解。学生们的惊叹,是对辽宁工业实力的最实在认可。

  辽宁展区的全国唯一省级巾帼工匠展示区,更是“技术迷”的聚集地。在高强度材料机匣五轴加工中心模型前,航空制造领域专家王浩俯身观察,不时赞叹:“5微米定位精度,是头发丝的1/10,一站式加工航空零件,这技术能帮咱们缩短研发周期。”不远处,宋杨团队研发的“复兴号”高原动车组模型前,观众聆听“7个月攻克5100米高海拔难题”的故事。

  “辽宁技艺”也让非遗焕发新生。手推绣非遗满袍既保留传统针迹,又借机器辅助增强立体感;获第五届“大地奖”金奖的《五行人生》紫砂壶,将“五行学说”融入器型,观众都说:“辽宁非遗工匠把老手艺玩出了新花样。”

  此外,辽宁5项成果分别入选全国巾帼工匠及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展区。全国巾帼工匠展区内,辽宁海事局“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VR实训系统”前,体验者排起长队。重庆某物流企业员工王磊体验后,立即向核心研发人员罗薇咨询合作。罗薇说:“后续会开发PC版,让更多人受益。”

  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展区的辽宁展台同样热闹。国家电投周源团队的“防窃热热计量柜”前,重庆某热力公司负责人留下联系方式约定后续交流。中车大连机车姚永运的“线缆记米下线工装”能让“4人半天活儿变成1人3小时”,一年节省成本192万元。


大国工匠朱先波(左)、戴振涛(右)讨论创新点子


  路演传递工匠精神


  大会期间,辽宁劳模工匠活跃在多个关键环节,尽显匠心与担当。

  在9月24日举行的“工匠力量2025”分论坛上,辽宁工匠孙飞在“工匠赋能新质生产力”沙龙中直言,新质生产力不光靠科技,更要靠工匠实现技术落地。他在分享团队300余项革新、44项专利的攻坚经历时说:“死磕岗位难题,就是工匠精神。”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浙江工匠陈建明举手互动:“‘自主可控’‘传帮带’这两个关键词,说到了咱们心坎上,论坛结束后我想跟您深入交流。”

  在同日举行的“城市工匠日”访谈现场,全国劳动模范、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聊起沈阳工业精神时说:“杨建华师傅说过‘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必须崇高’,我入厂第一天就记在本上。”他解读了沈阳“9·1工匠日”的寓意—9是久久为功,1是惟精惟一。

  在9月25日的创新成果展示中,大国工匠朱先波带着《LNG新材料高锰钢储罐技术研究》项目率先登场,详解团队突破高锰钢切割、焊接等技术瓶颈的过程。路演刚结束,上海某船舶企业代表就找他寻求技术指导。

  “五小”成果路演中,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首席技师赵奇峰的登场,让能源行业观众非常兴奋。“陆上25万台抽油机,调平衡从前4人需要1小时,现在1人20分钟就能完成,年创效500万元。”台下,不少同行频频举起手机拍下PPT。

  此外,大国工匠孙佳兴、朱先波、陈兆海、张如意在“工匠面对面”活动中分享了各自的成长与创新心得,引发大家共鸣。


  跨省协作助企攻坚


  会场内,辽宁工匠展示创新成果,分享经验;场外,他们深入重庆企业解难题,跨省协作结出硕果。

  9月24日,在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大国工匠徐宝军和辽宁工匠马长好针对数控设备故障诊断难、刀塔线束杂乱等问题,现场画图纸、提方案:加装防护装置能延长滚珠丝杆寿命、用集成航空插头解决布线乱……大国工匠张腾蛟帮企业解决了焊接难题,企业负责人周伟说:“辽宁工匠一来,我们解决‘老大难’有了方向。下周就派技术团队去沈鼓学习,把好经验带回来。”

  当天,在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里,洪家光、李志强等4位辽宁籍大国工匠逐条分析企业的5项技术难题。他们不仅提方案,还约定每月开展线上技术交流。企业技术总监感慨:“辽宁工匠技术硬、态度实,帮我们打通了技术堵点,后续还要深化合作。”

  在重庆江津玉雕大师文创中心,大国工匠孙佳兴拿着带绺裂的玉石演示:“绺裂不是缺点,顺着纹理雕成竹节,反而更有韵味。”他现场解决原材料俏色使用难题,还被聘为技术顾问。中心负责人说:“孙师傅一句话,让我们少走半年弯路。下个月就开办玉雕培训班,请他线上授课,让更多工匠受益。”

  参会的辽宁工匠也收获满满。孙志强说:“和全国工匠交流,更加明白了培育技能人才责任重大,回去要优化‘传帮带’机制。”徐宝军感慨:“重庆企业的高效管理值得学习,以后要把两地经验相结合,提升岗位效能。”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工会派出10余名创新骨干,在展区看成果,参加论坛听分享。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姜全说:“作为中石油唯一路演代表,我要把‘五小’创新做深做实,助力油田数智化转型。”

  从成果展示到论坛发声,从助企攻坚到经验分享,辽宁工匠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既展现了深厚底蕴,更传递了匠心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决心。正如孙飞在论坛上所说:“只要我们守初心、敢创新,辽宁制造定能向更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上一篇:生产一线“长”出“高精尖”硕果——2025年全省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大赛侧记 下一篇:全省新就业形态职工技能大赛开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