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名能工巧匠破解122项技术难题——省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侧记

2025-07-21 08:46: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辽宁工人报刊社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  7月17日,全国总工会在沈阳市召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2025年第二次会议暨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会,同时启动全国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动员广大劳模工匠走进一线车间,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当天下午,辽宁省总工会迅速响应号召,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五市同步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


劳模工匠与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研讨技术方案


  一线对话破解技术难题


  “超长窄截面焊接结构件在焊接时,常会出现侧向变形,请问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7月17日,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梁洪然,向现场的劳模工匠抛出了这个困扰他很久的技术难题。

  “可以增加机械固定措施,也可结合实时动态监测,采取火焰矫正的方法。”全国劳动模范、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张腾蛟,条理清晰地给出了解答。

  这番劳模工匠与企业职工的对话,正是辽宁省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的一个鲜活场景。

  此次专项行动,是省、市工会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工信部联合发起的“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的有力实践。旨在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劳模工匠走进企业,为破解技术瓶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苑海峰抓住这一机会,提出在使用激光校正补偿机床的定位精度与重复性精度时,机床移动的位置距离是否会影响加工产品表面光洁度的疑问。

  针对这一问题,辽宁工匠、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优尼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职工桑会庆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机床补偿多采用双向补偿,不同企业设备特点不同,所以实际测试验证才是关键。”


  生产车间碰撞创意巧思


  同日,参加“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的4位劳模工匠走进沈阳德恒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破解液压管路渗漏、部件锈蚀、焊接变形三大技术难题。

  生产车间内,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孙文浩手持变形部件,指尖划过焊缝,说:“焊接电流过大,还经常集中焊接,应力全集中在这儿了。”他边标注边讲解调整焊接顺序、控制电流的方案。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项目组组长穆永成蹲在设备旁,擦拭漆面剥落处,说:“防锈关键在预处理,清洁不到位等于白做。我们有针对性的产品,下周可派技术小组现场测试。”

  沈阳德恒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张鹏坦言,尽管企业在除雪车市场占有率领先,但仍被技术细节困扰,劳模工匠送来的“技术锦囊”,尤其是锈蚀防护和密封渗漏的破解思路,让大家豁然开朗。

  据统计,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共有44位劳模工匠走进5个城市的30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液压管路安装渗漏油、车孔锥度等122项技术难题。下一步,省总工会将根据企业需求,持续组织劳模工匠深入更多企业,为企业发展和职工技能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一篇:省总工会召开党组会议 下一篇:省总工会召开党组会议
Baidu
map